白話經典

現在位置:首頁白話經典金剛經福音

離相法身寂滅忍分第十四


離相法身寂滅分第十四 
 
爾時,須菩提聞說不可思議典,深解和旨趣,涕淚悲泣,而白佛言:

希有呀!世尊。佛說如是甚深微妙經典,我從昔來所得阿羅漢的擇法慧眼,未曾得聞如是之經,足証我所証得的偏空涅槃,與佛說的無餘涅槃,是兩碼子事。所謂解空第一,是解偏空而非般若空。

世尊,若復有人,得聞微妙典,信心清淨至如來清淨妙法身境界,即生宇宙人生的實相。當知是人,成就第一希有法身功德。

世尊,是實相者,即是非相的空寂,包含報應二身的法身如來。是故應化身如來說,名為宇宙人生的實相。

世尊,我今得聞如是希有微妙的經典,持不足為難。若當來末法之第一個一千年的後五百歲,其時也有眾生得聞是一樣的這部經,持,那麼,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了!

何以故?

這是因為,此人已在讀經等修定之時,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無量壽者相的空境現前,什麼也看不見聽不到了!

所以者何?

這是因為,這應化身相,即是非相的活空法身如來。人相眾生相無量壽者相亦復如是,即是非相的活空法身如來。

何以故?

這是因為,離一切諸相這無限的活空,即名諸圓滿報身佛和諸應化身佛。

於是須菩提說:

如是,如是。正確,正確。

因此,須菩提,若復有人,得聞一體三身妙空之經,不驚不怖不畏,當知是人甚為希有。

何以故?

須菩提,應化身如來說,第一波羅蜜這應化身如來,即非相的,第一波羅蜜的當體空法身如來,經空生妙有之修,也是名第一波羅蜜的報身如來。

須菩提,忍辱般若蜜這應化身如來,如來說,相的,忍辱般若蜜的當體空法身如來,經無住生心之修,也是名忍辱般若蜜的報身如來。

何以故?

須菩提,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,我於爾時入大空三昧,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無痛苦的空境現前。

何以故?

這是由於,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流血而死時,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等應化身相,而非安住於空三昧中,該會生瞋恨而造業受苦報的。

須菩提,又念過去,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。於爾所在之世,我已知入甚深空定而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。

是故須菩提,修學大乘佛法的菩薩,應修能離一切相的大空三昧,圓証三身一體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不應法物質上,無明妄而造業受報,不應聲香味觸和世間的種種說上,無明妄而造業受報。入大空三昧時之無所住的真如本心,問道於空性法身如來以入佛知見。

若心有住,即為非如法之住。是故佛說,見空証悟的菩薩心,不應該再法物質上布施,該是布施給自性的眾生。

須菩提,開悟証果的菩薩,為利益一切自身的眾生這緣故,應如是這般地布施,是自己法布施給自己。

因此,應化身如來我才說,一切諸虛妄相,即是非相空寂的法身如來。又說,一切自身的眾生,即非眾生,而是應化身如來。

須菩提,一體三身的如來,  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誑語者、不異語者。

須菩提,應化身如來身如來,此法身如來無實無虛,是無限的活空,亦即宇宙人生的本源真心。

須菩提,若菩薩心住於千差萬別的世間而行布施,如人入闇即無所見。若菩薩心不住於千差萬別的世間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照明見種種自性之法物質,如樹木花草之本體空性,也是自性佛。

須菩提,當來之世,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能於此經受持讀誦,而見一切皆是一體三身這玄旨者,即為入佛無住處涅槃的應化身如來。以佛的無上智慧,悉知是人,悉見是人,皆得成就無量無邊法身功德。

汝等當知,功德盡在法身中。見証無所住的空性,無明妄心當下即不起作用。這時的而生其心,所生的是真如本心。非起心動念,無非造業。反而是,念念皆功德。

一百零三年四月十九日,新般若慧心研究本品至最後聞自性佛開示曰:

空生妙法學一身。永住不退真如生。
無住生心聞聲請,常隨相授功德身。
空現穩住不壞生。無有生相住一身。
合一同源清淨身。皆在回歸光源身。
無住有餘涅槃身。一體三身開鑰啟。
入住空境實相証。處處在在皆本身。

一百零三年七月一日,中華妹研究本品至最後聞自性佛開示曰:

見相非相即見如來。三身一體圓滿法說。
第一希有不世功德。萬流歸宗佛性放光。
 
中華妹備註:

一、本分六個「何以故?所以者何?」之問答,前三者為世尊問,須菩提長老答;後三者則為須菩提長老問,世尊答。


二、研究至「須菩提,若菩薩心住於千差萬別的世間而行布施,如人入闇即無所見。若菩薩心不住於千差萬別的世間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照明見種種自性之法物質,如樹木花草之本體空性,也是自性佛。」時,感受一下此段中所言之「法」何指?

感覺到規範、習慣、侷限、受困、小我、無法伸展、非佛性的、世人所訂定的法理與做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