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道紀錄

970918 再答吳六七問

再答吳六七問

王群眾

九十七年九月十八日,中華妹告曰,吳六七又留言了,他似頗推崇世間善法,理由是,可轉娑婆成淨土云云。

老師,蠻長的,我很快地唸一遍,請你隨緣摘要回應。

唸畢她說,先匡正「眾生成佛,佛又變回眾生」,這「生佛輪迴知見」。

真是無獨有偶,兩千五百年後,又出了一位金剛藏菩薩來舊戲重演了!好,那妳抄:

六七兄,若欲入佛知見(入《法華經》主旨),請先忘去你今生所有的佛學知識(盡除所知障),始有可能。另請細究以下佛偈:

譬如銷冶金。金非銷冶故有。

雖復原本來金。終以銷冶成就。

一成真金妙體。不復重為石。

其次,諸佛淨土,乃諸佛所修「度眾功德」所化。眾生縱使修得「天大福德」,仍不能成就所謂的「佛國淨土」。

此乃萬分殘酷的真理,會大傷慈善家們的心。無奈,「福德」並非佛家所言之「功德」。東土部份佛弟子,誤解佛所証得的「功德」一詞的真實義了!

或許有護法人士見此會問,兩千年來,東土歷代祖師大德,皆未悟及此乎?

當然有!大名鼎鼎的菩提達摩,還留有詩偈為証呢:

淨智妙圓。體自空寂。

如是功德。不以世求。

人世間的愛心善行,道德勇氣,全不能求得「如是功德」!

當知,「世間善法」是一回事兒,其果報是「三善道輪迴」;「出世間無為法」是另一回事兒,其果報乃「斷輪迴」。兩者怎能相提並論呢?

(2008.11.17依分研究至此請佛開示,佛曰:

輪迴嘈嚷幾劫休。欲興佈施功果。

世人淺見無明求。不知出離取暖說。

混為一談,顯示了「末法」,或曰「佛法世俗化」。

再,為何如今會是釋迦佛的「末法」呢?

王某不才,經二十多年鑽研如來正法何以會變質至今的原因,得初步之結論如下:

一、錯解如來真實義。這如,堅信「善業」能成就「淨土」。

二、東土祖師禪六祖,沒在《法寶壇經》裡,明示《金剛經》的,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大法該如何修。

請聽:

心經一部。既是正法。亦是末法。因心而異!

心包太虛。量周沙界。八地菩薩。見不能及!

位近等覺。實証同體。天人合一。自他不二!

憶佛念佛。必定見佛。不假方便。自得心開!

日誦萬言。不解何益?正解一語。行可証道!

若非親証。學法無益。蹉跎歲月。覺道虛行!

最後,來談談「人類的進化」,這個大問題。人類進化至今,已開發了許許多多善法,無須佛費心了。目前佛關注的是,「出世間無為法」的殘缺不全,致使有心至道者如六七兄等,求教無門。又,人類宗教至今仍未大同,云何指望世界大同?這也是佛所關心之事兒了。

我等正逢其時,願「法供養」諸菩薩及阿羅漢,期能恢復彼等的「佛智佛能」,好「說出妙法,結集成經」,以補「出世間無為法」之不足。也願為融合人類諸大宗教教義,盡一點心力!

為達此目的,參訪諸教「下凡」善知識,乃是唯一的途徑。參訪,有面對面的,有藉由恭讀彼等的著作,解其真實義來完成的。

踢館入三昧印証,是追求真知之必須。此所以會是「集體創作」,而非唱獨腳戲!此乃目前東西雙方,在這一領域的鑽研上,略為不同之處。

另,「經」和「論」同體,也是創舉。王某僅負責闡明佛說的「論」。「經」則由諸來高弟,承佛威神,藉口或筆唱出,作為「造論」的題材。

「依如是之法,為有心至道者提供服務,非為醉心世間善法者效力」。這是必須說明的,志向不同故!

有人曾問,如何辨別「世間善法」和「出世間無為法」?

王某以為,最簡易之法是:

「天人永隔、佛人永隔」為前者;反之,即為後者了。

(研究至此,依分聞佛補充曰:

如是!如是!簡捷有力!

能永斷輪迴解脫生死者。

能依般若度而非意識修者。

能突破時空回因地解冤釋仇者。

皆為出世間無為法。

文多已舉。餘不ㄧㄧ。

人類願向「後者」進化嗎?

六七兄,向「天人不永隔、神人不永隔、佛人不永隔……」進化如何?


註:

一、請回想一下,若曾「見空」,接下來該修的是,「而生汝心,問道於空」。空是活的,且是無上師。此乃千古之謎,阿羅漢不知其妙!

若認為緣散即空,這是「解體空」,與《般若經》之「當體空」了不相干,非一碼子事兒!

二、若今後還想留言論道,務必直接說出問題,以為交流,不必長篇大論,陳述研究經過。該細述的是,「証悟的過程」以及「所發現、或曰証得之真理」的文字表述,而成「文字般若」或曰「法寶」。

例如,「真心」所言乃「正法」,「妄心」推論皆「末法」;「佛智」唯談「出世間」,「人智」只見「輪迴果」等等,不一而足!

三、六七兄若對輪迴有興趣,請修人間善法,包你如願。若更不懼地獄之苦,造惡可至。都是有法可修的。

打字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
是,老師。佛開示如下:

​​​​​​​六七發心誠可佩。初觸正法莫躁進。

老實修行待緣熟。疑問自解法喜盈。

明師已遇大福報。可雕可塑憑真心。

篇篇深入助圓解。成就可期無妄哉!


​​​​​​​(研究至最後,佛語重心長的對吳先生說:

歡迎你回來歸隊!

陵線之法本難修。肉眼所見非頻伽。

緊抓了義莫捨筏。開啟功能即知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