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道紀錄

920118 汝等任重而道遠

汝等任重而道遠

   王群眾

九十二年元月十八日,涓涓曾問本師釋迦牟尼佛的「化身」,為何東土《金剛經》學者,多誤解「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」之真實義?

化身佛答曰:

以此故,各位任重道遠。

涓涓認為佛此答似未切題。

當知,《金剛經》的聽課者,是相當於「八地」菩薩的阿羅漢。所以說,教授至少該「十一地」等覺。若某學者尚未登等覺法王子位,焉有不誤解若干關鍵性經文的道理?

例如以下這四句千古之誤:

我相即是非相。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。

離一切諸相。即名諸佛。

若未正解其真實義,即不能指導他人「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」了。此所以千六百年來,極少東土學子,曾因此經的譯出,而入無餘涅槃,得到佛家的滅度。

金剛難壞句義聚,一切聖人不能入。
~無著~


正因為有上述因素存在,汝等才任重而道遠。
~釋迦牟尼佛~

學子似可用《華嚴經》「一即是多,多即是一」的真理,來試解此四句偈:

一、「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四相」是「多」,「非相」是「一」。此所以「多即是一」。

二、「離一切諸相」是「一」,「即名諸佛」是「多」。此所以「一即是多」。

又,非相乃「空」,亦名「法身佛」。於是:

(1)「我、人、眾生、壽者四相」即是「空」,即是「法身佛一」。

(2)「空」或「法身佛一」,即名「十方諸佛多」。

再,「我相」者,乃「我之長相」。「我的長相」即是「空」,即是「法身佛一」。此所以東土禪宗才說,「青青翠竹盡是法身」。連竹子都是「法身佛空」了,那人、眾生、無量壽者,當然也是「法身佛空」了。

而「法身佛空」即名「十方諸圓滿報身佛」,故「我、人、眾生、無量壽者」,也就全是「十方諸圓滿報身佛」了。

歸納之則是:

「我」即是「法身佛空」,即名「十方諸圓滿報身佛」。「人、眾生、無量壽者」,亦復如是。

進一步,「我」即是「人眾生無量壽者」,即是「法身佛空」,即名「十方諸圓滿報身佛」。

以上是動用國民小學的「建構式數學」,算出來的答案,請「化身佛」評分吧。

當然也可根據《法華經》第二十八品所開示的法門,請「應化身佛」釋迦牟尼評分。若有同學願走一趟西方極樂世界,那就是請「圓滿報身佛」評分了。

再,嫌麻煩者,自然也可請「空氣」評分。阿閦佛也說「萬事如來」。「空氣」乃萬事之一。

更,萬事的本體「法身佛空」也是萬事之一,也可請「空」評分。以破「法身佛空不說法」之千古誤。如此也就「任重而道遠」了。

汝等當為末法眾生之得渡,斷除諸大妄語。
~楞嚴經~


​​​​​​​註:

佛的法運,已走到「末法」後五百年,離聖遙遠了。汝等乃能入「念佛三昧」,「現前見佛」的佛弟子,若仍不經由佛的指導,一一匡正歷代的諸大妄語,令正法重新面世,那,實修實証的佛法就滅了。怎能不「任重而道遠」呢?
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開示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就是親証。

老師,那我分別請法報應三佛,來為你所解的「四句千古之誤」評分好嗎?

請訓示即可。

法身佛說:

王老師的答案「精彩絕倫、無懈可擊」。連小學生都能接受的教學,非「極智」者不能成辦。

釋迦牟尼佛的圓滿報身說:

如語者,實語者,不妄語、誑語者,敬佩敬佩。

空氣佛說:

妙!《金剛經》的精義,就在這四句話中。一解即通,全經已得。

不敢當,不敢當。請佛總結吧。

是,老師。佛說:

末法時代,正法變質,人心剛強,度眾之途,益顯艱困遙遠,故我等「任重而道遠」。望大家合作無間,考量大局,即使自身業報現前,亦抱著「得珠璣者,救己離苦,奮跳火坑,捨我其誰」的心態,勿忘自己的本願與初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