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道紀錄

910306 萬法歸一

萬法歸一

王群眾

九十一年三月六日,家仁告曰,她於定中見到藍光。從中生出的黃球,又被吸回藍光之中。而藍光中央,又出現一團白光,以及流星雨。問這有何深意?

藍光是一。一生萬法。

萬法歸一。歸元萬法。

不復無明。安住寂光。

聖龍樹了悟他取自龍宮的《華嚴經》,著《中觀論》一部,闡明佛的根本大法。其核心法語是:

因緣所生法。我說即是空

此「因」乃萬法之成因「無明」。此緣同「源」,是指宇宙萬法之真如本性—「空性」。

一念無明不停起。空性隨緣放光明。

生命之光演萬法。從此法界難安寧。

無始之空亦名心。此心無明也清淨。

若人欲知三世佛。應觀法界真如性。

一切全是此心造。龍樹菩薩如是說。

無明空性所生法。即是空性和無明。

佛曾於《圓覺經》中,告訴文殊師利菩薩:

一切如來,本起因地,皆依圓照清淨覺相,「永斷無明」,方成佛道。

佛昭示,惹禍的無明,是可以永斷的。所以說眾生有救。人類若不永斷,與其空性如來法身同體的無明,怎麼可能自救,而成為如來呢?

如來和眾生的差別,就在後者鮮知,也沒有努力於,圓照其與宇宙萬法,共有的清淨正覺之相—空性如來法身。

圓照,乃百分之百地認識,自家的空性如來法身。

之後,再善用空性如來法身的三德:

法身德、般若德和解脫德。

以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,去除人生的一切苦難。

當今之士,以種福田為時尚。不甚重視法身功德、般若功德和解脫功德。

達摩大師曾告梁武帝曰:

淨智妙圓。體自空寂。

如是功德。不以世求。

世人鮮知如來三德內涵,以為修「有為世間法」,即可求得如來功德。這如行善種福田等,這是不可能的!

佛告金剛藏菩薩:

譬如銷金。金非銷故有。

雖復本來金。終以銷成就。

〜圓覺經〜

銷是修,修去金中的雜質,金子是本來就有的。

家仁是一,一切眾生皆出自一。救度一切眾生成佛,也就是家仁成佛。此名一佛乘,乃本師釋迦牟尼佛本懷。語出《法華經》。

教世人「入正定聚」,助彼照見五蘊皆空,身心出離如火宅似的三界,而安住常寂光。是如來末法度眾大計的工作之一。詳請見《楞嚴經》〈卷六〉。

流星雨是雨天曼陀羅華,是諸天的供養。語出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。 


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​後記:

家仁所見,以佛理闡述已盡解「生從何來,死往何去」?這一人生大問題。

佛前學子曾問佛,佛死後何去?答曰:

我今安住常寂光。

由此便知,學佛的目的在我今安住常寂光。不必等到死後。

不過,這是佛境界,等覺只能體驗少分。眾生似多不敢奢望,故而多退求其次。如修人天善業、羅漢四諦、辟支佛十二因緣,和菩薩六度萬行。因此,家仁所見佛理,恐曲高和寡。八地及以上學位菩薩才有興趣。
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
宇宙真相。親証妙得。

明師為說。悟入經藏。

經經相通。生死了然。

真金寂住。不復無明。

 

一百一十三年四月十二日,慧心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
不復彼真識。

萬法皆歸一。

 

光明黑暗皆一體。不分不離証十方。

光明引動黑暗隱。同體相知又相惜。

光正圓覺無黑暗。本是一體修光明。

明亮照耀十方衆。皆唯回源一真心。

真如無明共相存。磨練自心無明隱。

無明本是真如心。不動執念本是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