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道紀錄
800206 得益
得益
王群眾
冬天的陽光,份外受人歡迎。八十年二月六號上午約十一點,公畢後,順手自陳代書事務所的冰箱裡,取了一小包開心果,然後向板橋市介壽公園走去,擬去作日光浴並待佛緣。
剛坐下,即見九位中山國中的學生迎面而來,說是要來學「超能力」!
「育樂台」的背面有排椅子,大夥兒議決在那兒「行深般若波羅蜜多」【01】,俾便「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」!【02】
誰說我這裡教「超能力」的?
我的弟弟!
你叫什麼名字?
得益!
得益,我明白了。他們都是你約來的?
是呀!
我姓王,叫我王伯伯好了。王伯伯很高興認識你們,今天只要有一位學成功,統統有獎!
本來學「超能力」是一對一的,最多一對三。今天我一位對你們九位,如果全部學成功,我一個人沒辦法照應。為了方便兼顧起見,你們都用「眼耳意」這三種器官來修,好超越時空,見到宇宙人生的本相—空!
再運用「空的功能」—無上菩提正智,所謂「天眼、天耳和神足」這三種「超能力」,來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,達到「度一切苦厄」的目的!
這種修法的理論,是依據佛教《楞嚴經》〈卷五〉上的:
有一次,從十方像微塵那麼多的如來,異口同音地告訴阿難尊者等言:
善哉阿難,汝欲識知,俱生無明,使汝輪轉生死結根。唯汝六根,更無他物。
汝復欲知,無上菩提正智,令汝速証安樂解脫,寂靜妙常。亦汝六根,更非他物。
「如來」是佛的尊稱之一。開示裡面,我們可以看出,人類以及宇宙的萬生萬物,係由兩種「根本元素」組成:
一是俱生無明,一是無上菩提。
除了這兩種根本元素之外,沒有別的成份了!
這兩者,乃是我們的「身心」。如果要細分,則為六根—眼耳鼻舌身意。
人類的一切痛苦與災難,即經上所說的「輪轉生死結根」,是我們的「俱生無明」惹出來的,絕對不是其他的什麼東西造成的。
這是因為,除了還有「無上菩提」之外,根本沒有別的東西了!
而我們的「無上菩提」,正是我們「離苦得樂」的工具!
「速証安樂解脫、寂靜妙常」,意謂「度一切苦厄」!
以上所說,是「凡人成佛」的理論。由這一理論當中,我們不難發現,只要除掉我們的「俱生無明」,除得乾乾淨淨,一丁點兒也不留了,我們便能成為「無上菩提人」!
懂了嗎?
沒有了「俱生無明」,就只剩「無上菩提」了嘛!得益說。
很好。不過光懂「理論」,沒有「實際」印証,僅是一隻書蟲,不是佛,仍在「輪轉生死」中過日子。佛過的可是無上菩提、速証安樂解脫、寂靜妙常的生活!
好,現在我們來練「超能力」。用「超能力」來終結我們的「俱生無明」,作個「俱生無明」的終結者—佛!
眼睛看著你們的一個手指甲,對它心中默念「你是我,我是你」。一直念,念到「無上菩提」的「空身體」現出來,就可以運用「無上菩提」,來終結「俱生無明」了!
大約二十五分鐘內,七位同學陸續有了消息。由於筆者分身乏術,於是對他們說:
於這種不二的空境當中,會顯現出十方諸佛的他受用報身淨土。
~圓覺經~
在王伯伯沒空招呼誰的時候,請直接請教佛淨土裡面的佛!
佛才是真正的佛法老師,王伯伯不過只是教你們「見佛、聽佛說佛法」【03】的方法而已。這樣,在我們分手後,你們才可以「常隨佛學」【04】!
~語出華嚴經~
王伯伯,有一個老人家騎在牛背上!其中一位忽然說。
牛是什麼顏色的?
青色!
原來你是道家弟子!
老人說:
王伯伯猜對了!
請問青牛老伯尊姓大名?
他說是:
太上真人!
真人駕臨必有所示,請問:
無,名天地之始的「無」,即「俱生無明」乎?
然也!
有,名萬物之母的「有」,即「佛性放光之光」乎?
然也!
此謂「道生一」?
正是!
「光」所具有的光能與光速,此謂「一生二」?
正是!
「質、能互換」真理所產生的「物質」,具有三態。此謂「二生三」?
正是!
萬物不離三態,此謂「三生萬物」?
對的!
王伯伯就是這樣子,向古代的聖賢問道的。今天老子現身,我透過這位同學,向他請益,也可以說是隨緣示範一下,給你們作個「問道」的例子。經歷過一次之後,你們便學會怎樣向古聖請教道法了!
得益,你約來的人都是高手喔!
你也該表演一下。進「龍宮」【05】去取經好了!取一偈四句出來就好了,意思、意思!
我找到了!可是只有兩句。
寫出來大家看看!
玉蝕黃鶴樓。長江水奔逝!
哪一位自告奮勇,補兩句!
那當然是王伯伯補了!
「前世」三峽遊。「今生」寶島會!
王伯伯的意思是說,我們以前都是認識的朋友?【06】
不然的話,怎麼會在這裡見面呢?
註:
【1】、【2】見佛教的《心經》。
【3】原經文是「見佛聞法」,見《佛說阿彌陀經》等。
【4】見《華嚴經》〈普賢菩薩行願品〉。
【5】龍眾生世界。
【6】得益等聽筆者提及,大家前世是認識的,一致推得益來追究,他與筆者前世的關係。佛告訴得益:
你前世曾與筆者一起學禪,但未修成正果。故今生再聚,共研禪法,以續前緣。
由此可知,得益等都是過去生有修的人士。今生見性明心,入見道位,繼續道業,趣向正果!
可見,末法時期,除有佛敕諸菩薩及阿羅漢降世外,尚有我等「續修者」轉世人間,待緣入道,更上層樓。
因此,若依筆者之見,此等學子,除謀生外,宜把握今生,精進道業,以求最高果位。
為達到此目的,應參訪佛敕諸菩薩及阿羅漢,以廣見聞,作為度眾的工具,正如筆者之「參學」。即尋訪降世的佛敕諸菩薩及阿羅漢,助他們破除「隔陰之迷」,然後央請印証,筆者之所証與所悟。
整理潤色的中華妹,麻煩請佛總結修修慧,集體創作,功德與共。若得開示,即為親証。
是,老師。佛總結如下:
得益人生。盡在法益。
明其真義。一佛乘義。
孔雀開屏。悉見全貌。
如實如本。溯本歸元。
九十九年八月二十六日,新般若淨慧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諸相實體空之身。照見五蘊本是空。
無始無明化真如。得體空性寂淨光。
九十九年八月二十七日,新般若慧心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所說之義則為妙。皆是三身得真理。
論道精彩互呼應。實驗驗証是唯一。
互相牽引續前緣。接唯菩薩牽人才。
破除隔陰明心性。續而精進圓滿身。
九十九年九月十三日,新般若法修研究本品至最後聞佛開示曰:
自未得渡先渡他人。來世菩薩成就佛事。
得其妙用義示眾生。了結無明同成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