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學作品

951123 默擯與輕賤

默擯與輕賤

 (輕賤消業系列)

中華妹

九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,飛洛杉磯的班。夜航中,旅客多已入睡。

璽蓉忽然提到了兩位長官的名字,問我覺得誰較好? 

我看著她的同學欣怡,提議把欣怡也教會了,由她來問佛。 

欣怡証如來禪時,佛回答我:「看妳們過去跟對方結的緣如何?對妳來說,是『前者』較好;對璽蓉來說,則是『後者』較好。」 

佛的答覆,令我想到了「只有因緣,沒有對錯」及「默擯之」的真理。 

但若觀不到因緣,或為新結的緣,暫時又無法與之「隔離」時,該怎麼辦呢? 

欣怡得到「不要計較」的答案。 

觀世音和保生大帝,則分別告訴新般若瑞雯和郁文:「視而不見,避而遠之,陽奉陰違,因果自負」及「清者自清」等語。 

綜整以上所得,佛的意思是,雖然可能被孤立、誤解,但還是默默地做自己,不起正面衝突,以免日後糾纏不已。 

請佛再慈示「默擯」的細節。聞曰:

默擯非認同。不造新業耳。

雖非同路人。善巧能共處。

 

問己為何來?欲求何事圓?

心繫此大願。定念不退轉。

常請彼識來。對之心念佛。

清心兼消業。助人且利己。

若修金剛法。果報更殊勝。

成就忍辱德。消除惡道業。

輕賤不為苦。反謝天大恩。

滲解箇中妙。唯有此妙覺。 

佛的前段慈示,讓我憶及了秀珍曾與大家分享過的一悟。秀珍學校的工友,對任何人都很友善,唯獨對秀玲和她鄙視莫名,令兩人難受不已。秀珍提議,常對他念「你是我、我是你」後,情況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。如今工友對她倆的客氣與尊重,只能用「判若兩人」來形容。 

當時王老師尚未遇緣,說出並推銷佛的「輕賤消業」大法,但秀珍姊妹所為,已是百分百的佛性展現了。困擾雖有大,輕賤亦有深淺,但是善是惡,是好是壞,是順勢下墜或逆增上游,端看我們能否妙覺。若能妙覺,因緣當下妙轉。用心一試,假以時日,即知佛所說,是真是假了。 

 

​​​​​​​群眾註:

《金剛經》「輕賤消業」大法,是修《金剛經》法門者,立馬解脫一切橫逆臨身的無上妙法。但必須親証,且入木三番,方能受用。門檻頗高,細心體悟之,則受益無窮。